#人文游
#海岛
#古镇
#自然奇观
#跟团游

前言

少年时,邻居的船长航海归来告诉我,在遥远的地中海有一个国家叫马耳他,女孩金发碧眼很漂亮,与我们中国人的样子不一样。从那一刻起,我就期待长大后的某一天有机会也去马耳他看看.....
十多年前,曾去过意大利北部罗马、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意大利的南部特别是西西里岛,也一直是我想补漏的地方。
正好途牛旅行社有西西里岛+马耳他的旅行团,行程安排比较合理。于是约上好友苔花参加“意大利南部世遗之旅+地中海文明的交叉点西西里岛+马耳他15天深度游”,又再启程出发。这次还是选择在上海出发,提前从广州飞往上海。

行程安排

2019年7月9日~7月23日
第一天 广州(飞机)-上海(飞机)-慕尼黑
第二天 慕尼黑(飞机)-那不勒斯
第三天 那不勒斯-庞贝-阿玛菲海岸线-索伦托
第四天 索伦托-卡普里岛-阿尔贝罗贝洛
第五天 阿尔贝罗贝洛-马泰拉-科森扎
第六天 科森扎- Giovanni/墨西拿-陶尔米纳
第七天 陶尔米纳--埃特纳火山-卡塔尼亚
第八天 卡塔尼亚-锡拉库萨-恩纳-巴勒莫
第九天 巴勒莫
第十天 帕勒莫-阿格里真托(土耳其阶梯)
第十一天 阿格里真托-拉古萨-莫迪卡-波扎洛/马耳他瓦莱塔
第十二天 马耳他主岛- 姆迪娜-瓦莱塔-马耳他主岛
第十三天 马耳他主岛/戈佐岛/科米诺岛(蓝湖)/大力水手村-马耳他主岛
第十四天 马耳他(飞机)-法兰克福(飞机)-上海
第十五天 上海(飞机)-广州
慕尼黑转机那不勒斯
第一天晚上搭乘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班机经慕尼黑转机飞往意大利那不勒斯。
到达德国慕尼黑机场,是凌晨五点多,许多餐饮店都还没有开始营业,看到一家招牌有粉面的赶紧坐下来,却被告知9点才开始营业。哈哈,想吃都难啊!
第二天中午抵达意大利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又译纳波利、拿坡里)是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是地中海最著名的风景胜地之一。这里一年四季阳光普照、历史悠久、风光美丽、文物众多、颇具魅力;当地居民生性开朗、充满活力、善于歌唱、被人们称颂为“阳光和快乐之城”。
公元前7~6世纪,希腊人就被这个壮丽的海岸深深吸引,纷纷前来定居,并为当地取名为“Neapolis”,即新都市。罗马时代先后被哥特人、伦巴第人占领,中世纪时被西西里王国吞并,在欧洲皇室间几度易手,直到十九世纪意大利统一。在历代统治者的经营之下,那不勒斯融合了希腊、法国、西班牙等不同民族的文化及生活痕迹,特别是13到18世纪的欧洲品味对这里影响深远。
风光明媚的桑塔露琪亚海岸是那不勒斯最秀丽的地方,此地的散步道与民谣齐名,从这里隔着那不勒斯湾,可以瞭望到维苏威火山,在这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尤为壮观。
可惜我们到达这里已经是下午,拍不到日出。
维苏威火山位于那不勒斯市东南,海拔高度1281米,它是座活火山,历史上曾多次喷发,最著名的一次是公元79年的大规模喷发,灼热的火山碎屑流毁灭了当时极为繁华的庞贝古城
维苏威火山
游览海岸后我们徒步到那不勒斯平民表决广场。
平民表决广场(意大利语:Piazza del Plebiscito)是那不勒斯最大的城市广场,它由波旁王朝的Ferdinando一世任命建筑师Pietro Bianchi在1817年修建,由波旁家族的国王斐迪南四世完成,广场周边为那不勒斯王宫和保罗圣芳济教堂。
保罗圣芳济教堂
平民表决广场
那不勒斯王宫
沿着城区走不远就到了新堡,游人并不多。

新堡(安茹城堡)

坐落在那不勒斯港口对面的高坡上,是那不勒斯的著名地标建筑之一。1279~1284年法国统治时期,那不勒斯王国第一位国王,安茹王朝的查理一世将首都从巴勒莫迁往那不勒斯,下令法国建筑师为其在海边新建一座宫廷城堡,工程开始于1279年,3年后完成。新堡是那不勒斯古城区的核心,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1294年12月13日,教宗雷定五世在城堡的大厅宣布辞职,11天后,新教宗博义八世由枢机主教团在此选出,并立刻迁往罗马。
原新堡四周有护城河,现已干枯。
新堡城墙上有五座圆柱形塔楼,其正面两塔之间有一座1447年由西班牙人后来建造的凯旋门,门上装饰着反映了阿方索1443年进入那不勒斯城的盛况的大理石浮雕,看上去非常雄伟华丽。可能年代久远,浮雕有些剥落了。
离开新堡,进入就在附近的“翁贝托一世长廊”,翁贝托一世长廊其实是那不勒斯著名的购物街,与米兰埃马努埃莱二世拱廊有点相似,都呈十字形平面,拥有透明玻璃屋顶,中间为穹顶。
店铺不算多,折扣还蛮大的,但门可罗雀。
我最感兴趣的是地面的马赛克拼图,有点像星座的故事,但我不太懂。
穿过长廊就是闹市区了,遇到一对父女画面特别温馨,连警察也行注目礼。
小巷子
这几天是第30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2019年7月3日至7月14日)。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遇到几位身材高大、中国面孔的帅哥,经询问是我国参加运动会打篮球的大学生,他乡遇故人心里特高兴,并祝他们取得好成绩。
这里可能是比较出名的咖啡馆吧,橱窗摆了许多照片,因为不懂意大利文字,所以不知所以然。但门口有很多人,我也进去瞧瞧。
也就这个样子,没有什么特别的,估计是名人来过吧。
路边喝饮料的美女很壮啊!是否是变性人?你们觉得呢?
晚餐,安排在很有情调、很有诗意的餐厅吃披萨,看图:
说意大利人浪漫,真的不假,这个不大的餐厅布置的诗情画意,上桌的食物也摆的很讲究。
每人一个大披萨,因为饮食习惯不同,要了半份连一口都吃不下,浪费了真是罪过啊!
餐后坐在小花园休息也挺恰意,盛开的小花朵争相斗艳,晚风吹过送来淡淡的清香。
夜宿的MIGLIO D'ORO PARK四星酒店靠近海边,外墙是浅红色,酒店内也是粉色的设计,给人很温馨的感觉。
房间有个大大的露台,环顾四周可以遥看静静的火山口及小镇的风光。
墙角边的石缝里顽强的生长着一丛不知名的鲜花,给空空而已的露台增加了一丝生气。
傍晚,天还未完全暗下来,我们俩个女同胞就往海边走去。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车辆也不多,走着走着心里就有点发毛,意大利黑手党之类的东西不自觉的从脑海里冒出来,好不容易看到一对父子开着小小车过来,减少了一丝丝恐惧。
码头上也没几个人,我想可能是国情不一样吧,在这风凉水冷的地方正是国内大爷大妈跳广场舞的好地方......
此时,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海浪拍打着岸边的涛声。

庞贝古城

早餐后来到了沉睡千年的庞贝古城,一窥当年因火山爆发而掩埋的罗马城市。
庞贝古城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维苏威火山东南脚下10km处。
在距离现在约两千多年以前,意大利南部的维苏威火山爆发,瞬间将庞贝城淹没在火山灰底下,直到十七世纪时期有人挖出了刻有「庞贝」字样的石块才令古城重见天日,遗址的时光彷佛就凝结在千年之前。
据记载,庞贝城是由奥斯坎斯部落兴建的,它已是一座人口稠密,商旅云集的小城。公元前89年, 庞贝城被罗马人占领,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属地。到公元79年为止。这里已经成为富人的乐园,贵族富商纷纷到此营建豪华别墅,尽情寻欢作乐。庞贝城人口超过2.5万人,成为闻名遐迩的酒色之都。
在古城,旅行社另请了一位老帅哥给我们讲解古城的历史与传说,说的都是意大利语,我们根本听不懂,然后再由地陪翻译,这可能就是意大利的特色吧。
这位老帅哥蛮有能量的,就像是一张行走的通行证,门票都不用出示,我们就全进去了。
老帅哥
庞贝城里有多座剧场,用作角斗的圆形竞技场比著名的罗马竞技场还要早建51年。
圆形大剧场
富人家的庭院
在火山喷发的一刹那,无数的受害者在火山浮石、毒气、火山灰的夹击中丧生。火山灰包裹了他们的躯体,凝固了他们最后的姿势,将庞贝人临终前的所有细节都记录了下来。
人体化石
庞贝与罗马其他城市一样,盛行娼妓文化。小小的庞贝城,共有妓院25家,最正规的一家妓院设在市中心以东一片较为密集的中下层居民区。妓院里,楼上楼下共10间房,大门口处有生殖之神普里阿普斯的画像,用以表明此场所的功用。每间客房门口都绘有不同内容的性爱壁画,室内墙上到处是顾客留下的各种图文。
妓院
妓院
妓院
站在古城的街道上,喷发的火山就在眼前,想想多恐怖啊!
在庞贝古城又偶遇了那几位参加运动会的大学生(他们可能是北大校队的),有缘人来张合影以作纪念。
如今,庞贝古城已被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成为著名的古城遗址,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一个意大利南部小城镇-索伦托。

索伦托

位于索伦托半岛北岸,濒临那不勒斯湾,城筑于海滨的峭壁上,被橘、柠檬、油橄榄与桑等树丛所围绕,形成一道景色绮丽的游览区。
小镇是中世纪的重要贸易中心,索伦托历史悠久的港口仍然保留了其大部分的海洋风格。
尽管没有海滩,但索伦托仍是欧洲负有盛名的度假小镇。整个城市不大,从市中心广场走到海边也只需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穿着性感的情侣,招摇过市。
索伦托有古老的港口,有阿玛菲海岸最好的海鲜餐馆,肯定要在这里品尝一下海鲜。
团队选了一家蛮有特色的餐厅,墙上摆满了陶瓷的小动物及有点吓人的人形物雕像。鲜虾大餐应该还是蛮可口的,但放了孜然香料,我吃不惯没有吃,所以没有拍下图片。
圣母圣衣朝圣地
是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最初建于第二世纪,13名基督徒在异教庙宇处被杀[。在16世纪,来自那不勒斯圣母圣衣圣殿的加尔默罗会神父在此重建巴洛克风格的新堂,1572年完成。
教堂是欧洲人结婚的去处,我们也去参观一下婚礼的摆设。
看来,也没有太奢华的摆设,只是用淡黄色的玫瑰装饰。

阿玛菲海岸线

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坎帕尼亚区,整个景观公路风景秀丽绝伦,沿岸陡峭的山崖加上常年山上溪流入海的泥沙堆积,使得这里形成许多美丽小镇,蜿蜒曲折的悬涯景致常常作为电影的取景地,这里充满了地中海风情。
1999年,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人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与希腊诸岛一起被誉为“人间天堂”。
蜿蜒的沿海路一面贴山,一面是万丈悬崖直入地中海 。
山路湾多路窄,还停满了车,两车相会没有高超的车技可能都通不过,我们大巴车的师傅开车技术真不是盖的。
沿途蜿蜒曲折的山路,不下数百个转弯。白色的地中海式建筑依山势而建,很多都建在俯视地中海的悬崖上。鲜花姹紫嫣红,阳光下的地中海蓝的让人陶醉。而五颜六色的小船静静地点缀其中,不时有豪华游艇在平静的海面翻出白色的水花,船上则是接近裸体的俊男美女。
上面这段文字其实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图上所画的图画与我下面所拍的照片很像,所以我就拍下来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内容吗?
公路上还设有休息点,累了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吃点水果、喝杯咖啡,价格都不贵。
休息平台上有许多海鸟,一副我怕谁的样子,随便拍。
今晚我们住的酒店是MIGLIO D'ORO PARK 就在海边,风景美极了。
酒店的游泳池都被海鸟霸占了。
我们正随意的在海边漫步、拍照,突然前方响起优美动听的歌声,我们寻着歌声走去,原来海边还有一个很大的餐厅,可能是晚上有婚礼,歌手与琴师正在练习。
白色的餐桌、淡黄色的纱帘、黄色的玫瑰,婚礼的现场布置的很淡雅。看着落日余晖映照下的海面,耳边是动人的歌声,真是人生难得的一次享受。
啊!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五彩祥云,预示着我们旅程一切顺利?......
第四天一早,我们前往码头搭乘游艇前往蜜月之乡:卡普里岛

卡普里岛

位于那不勒斯湾南部,东距索伦托半岛14公里,面积10平方公里。为一石灰岩岛屿,最高点索拉罗峰海拔589米。人口约一万左右。
卡普里岛堪称海上仙境,是那波里湾内的一个著名的度假旅游胜地,距离那波里18海里,四面环海,需乘轮渡或飞艇方可到达。
蓝洞(Blue Grotto)是岛上一个神奇的地方,以隐藏在洞穴中的波光粼粼的蓝色水域而闻名。洞穴顶部有一个小开口,可以让阳光倒入,使洞穴内部以迷人的方式照亮。
每年4月-10月是蓝洞开放期,但这200天里也不是每天都可以参观,而是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晴天、阳光必须充足,这是蓝洞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阴雨天或者云厚都不行;第二,风平浪静,浪高不能高过40公分,因为洞口很小,离水面也就大半米,所以风浪大的话洞口会被封住,无法进入。因此,到卡普里岛能不能去成蓝洞还要有些运气。
因为没有充足的时间,我们没有去蓝洞。
下图是前往卡普里岛的码头。
这是卡普里岛最大的港口,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山坡上有色彩缤纷的房子,游艇在海面上静静地漂浮着。
瞧:港口上上山的人真多,坐缆车要排长长的队伍。
下缆车后在观景平台上看到这蓝天白云下的蔚蓝大海。
上山后,我们直奔奥古斯都花园,听说那是观赏那不勒斯湾中闻名于世的三座岩石山峰卡普里奇岩(Faraglioni di Capri)美景的绝佳地点。
卡普里岛拥有众多远足小径,所有这些小径都可带你前往岛上的各个景点。Via Krupp是最受欢迎的小径之一,我们沿着Via Krupp小径前往奥古斯都花园。
奥古斯都花园
花园是由德国实业家弗里德里希·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建于20世纪初。起初名为“克虏伯花园”,1918年改为现名。花园的露台,可俯瞰大海,也可观赏种类丰富的植物。
其位于山顶处,面积不大,是最佳的观海处。门票1€,小孩免费。
来奥古斯都花园就是为了欣赏著名的三礁石。从上往下俯瞰,美不胜收。
小小的花园幽谧静雅,花木繁茂,与国内的一些小公园类似,除了瞭望大海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
卡普里岛属于石灰质地形,岩石峭立,下图的几位年轻人,在观景平台上拍照,其中一个女孩子爬到围墙上,一不小心掉到围栏外,把我们下了一跳,幸亏有几棵小树把她托住了,没有掉到山崖下,几个人合力才把她拉了上来。
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再美的风景也不要攀爬围栏,生命更重要。
在意大利无论你走在街上或在景点,满眼都是帅哥美女,很养眼。哈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当地气候温和,植被繁茂,有大量候鸟在此栖息。
到处可见别出心裁的个性小店。

在索伦托圣弗朗西斯修道院偶遇婚礼

回到索伦托,我们偶遇了一场浪漫甜蜜的婚礼。
索伦托圣弗朗西斯修道院坐落在索伦托城镇北侧,塔索广场附近是一座古老而又漂亮的中世纪宗教场所,建筑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八世纪初期。它拥有14世纪的十字拱门和八角台柱支撑的半圆形拱门。穿过拱廊,可以看到带方形的庭院,平常这里经常举办展览会和夏季音乐会。
今天这里正举行婚礼,也是以淡黄色玫瑰花球做装饰,整体肃穆清幽,没有太多鲜艳的装饰。
本来我们只是在角落观礼及拍照,后来亲友团中的一位长者叫我们过去拍照,近距离观看婚礼的仪式,真的好意外啊!意大利人对我们非常友好,使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及结婚的仪式。
婚礼在小提琴手美妙的音乐声中开始。
两个小花童在现场非常活跃,穿着小礼服跑来跑去。
看着他们双方亲人及新人在文书上签字,互相戴上结婚戒指,流出幸福泪水的那一刻,我们的心也跟着激动起来,衷心祝福他们幸福快乐。
这是我旅途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礼毕,我们从修道院出来,去品尝一下意大利的雪糕,可能身上还带着参加婚礼的喜悦吧,感觉这雪糕特别香甜。
看,苔花笑容满脸,你就知道心里有多甜......
下午我们离开索伦托,驱车前往阿尔贝罗贝洛,沿途低矮的群山一片连着一片,旷野上堆满了卷起来的干草垛,像卷好的大蛋糕。

阿尔贝罗贝洛小镇

意大利的阿尔贝罗贝洛(Alberobello)被称之为“天堂小镇”。原是自然条件最差的不毛之地,最早的石屋可追溯至12世纪,16世纪开始越来越多逃避天灾人祸的难民逃到这里,就地取材用石灰岩建屋。
整个小镇保存了1000多座圆顶石屋,也就是蘑菇屋,这些造型奇特的建筑因为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备受瞩目。
天黑前,我们到达阿尔贝罗贝洛小镇,住在LANZILLOTTA酒店,离露天广场很近,来到酒店的最高层,可以鸟瞰整个小镇的美景。
看:不远处有一座教堂,好像叫圣医小教堂,始建于1609年,后来按照文艺复兴风格扩建,在小镇里算是别树一帜的建筑。
傍晚时分的教堂
酒店隔壁就有蘑菇屋,站在高处,把低矮的蘑菇屋结构看得一清二楚。
天就要黑下来了,我们赶紧去逛街,去感受一下小镇的夜生活。
很巧,今晚小镇的露天广场有音乐会,还不用门票,只要喜欢都可以坐下来欣赏或随着音乐起舞。
时间还早,音乐会还未开始,广场上人还不多,有几个售货的摊位,有点像国内的灯光夜市,只是买货的人太少了。
居然还看到警察在巡视(我猜是警察)。
小镇夜景的主打颜色是紫色与蓝色,有的房顶配的是星星,有的配的是梵高的星空,还有一些简单的图形,各种颜色闪烁变换,据说,房顶的这些图案在以前有着趋吉避凶的含义。
小商店基本都是售卖工艺品,门口都特别小,个高的感觉都要低下高贵的头。
夜幕下的教堂
广场旁边的教堂白墙上,也上演着灯光秀。
音乐会开始了。
在强劲的音乐下,大人小孩都跳起来了,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我第一次置身在这种场合,不爱跳舞的我,也跟着摇晃起来。说笑了,我主要还是拿着相机拍照,苔花是真的融入进去跳起来了。
蘑菇屋白天是小清新的白色原著风格,在蓝天的映衬下,让人仿佛走进了梦幻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童话世界。
清晨的教堂,众多的鸟儿在天空飞翔。
这是我们在阿尔贝罗贝洛小镇的导游,向我们展示蘑菇屋的内部结构,参观蘑菇屋。原来几个圆顶下的房子是连通的,带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子,近距离感受到当地最原始的民风。
据介绍,下图的老太太做的是一种意大利面。在意大利旅行的十多天里,几乎把所有式样的意大利面都吃了一遍,对我来说没有感觉特别好吃,还是中国的泡面好吃一点。哈哈,个人口味,不喜勿喷。
漫步在小镇的每一条巷子,任意一个角落都是一道风景线。所有的喧嚣都在这座小镇戛然而止,留下的是阿尔贝罗贝洛特有的宁静氛围。
小镇并非完全的商业区域,离开大路走不了多远,就是游客稀少的当地民居。
路上遇到这对母子,小男孩乖巧的靠在妈妈的身旁,很给我面子做了我的模特。
路上行人不多,偶尔才会碰到一两个当地人,碰到的这位老帅哥大方与苔花合影,画面感特好。
在小镇走了一圈,我感觉小镇以露天广场为界,蘑菇屋聚集在小镇南面的蒙蒂区(Rione Monti),这片区域拥有上千座蘑菇屋式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另一边是以现代结构的房子为主,完全是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
第五天上午,参观蘑菇屋后,离开阿尔贝罗贝洛前往马泰拉,路途不算远约70km。午饭前我们到达马泰拉。

马泰拉

位于意大利南部巴西利卡塔(Basilicata)地区,马泰拉省首府。有着特殊洞窟式住宅的城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文化遗产。
这里也是电影「受难记」的拍摄地,当初导演梅尔吉伯逊第一次来到此地时,十分惊讶竟然有一个地方如此符合他心目中的耶路撒冷,立即决定以此为电影拍摄地点,马泰拉正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城市,彷佛遗世独立地蟠据山头,千百年来未曾改变。
在马泰拉地区,有裂罅的地带给人们提供了居所,受到喜爱。青铜时代,新的工具更易于开凿石灰岩层, 因为很多人喜欢居住在窑洞,于是窑洞开始在各处建立。
中世纪是欧洲的黑暗时代,由于外敌入侵,附近城镇的僧侣为了躲避灾难逃到马泰拉的山区,在这里筑就了一百多个石窟教堂。
马泰拉主教座堂是天主教马泰拉-伊尔西纳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始建于13世纪,是一座罗马式风格的建筑。教堂非常显眼,它位于城市的最高处,以教堂为分界线,古城被分为两个部分。教堂的立面上可以看到玫瑰的花窗,而拱门的装饰花纹有着拜占庭的风格,教堂还有一座钟楼。
马泰拉的岩居已经发展的十分完善,并且已经一直延续了200多年,这些古老的房子现在很少有人住了。
市中心有几个雕塑蛮有特色的:
这次意大利之行,几乎每天都遇到喜庆的事,结婚的仪式多种多样,给我不一样的惊喜。
手托蜜柚(可能是蜜柚吧)拍婚纱照也满喜庆的。
今天重点说说另一对结婚的仪式,真是刷新我的认知:
一辆白色的三轮小车作为婚车,装点几个白色的气球。新娘穿上白色的婚纱,身上没有戴一件首饰,二个同款白纱裙的小花童,结婚仪式就开始了。
在一些人的眼中可能有点穷酸,但是你看新娘子笑的多开心啊,我相信是嫁给了爱情。
最后,这辆小车塞满了大人小孩,高兴的在古城巡游,我在古城的另一侧又遇到了他们,真心替他们高兴,祝福他们永结同心,幸福快乐!
意大利人走在街上,都像走红毯的样子,要多帅有多帅,简直就是行走中的模特(不好意思,是偷拍的)。
马泰拉,山高水险,交通不便,穷乡僻壤,因而经济发展缓慢。漫步街头感觉不到什么商业气息。
这就是我们吃午饭的洞穴饭店:
意大利面的又一种吃法,做得样子有点像耳朵,口感一般般。
在小菜市里看到这款像红色的四季豆,在国内我没有见过,有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下图这款三点式泳装好看吧?价格还不贵,苔花很想把这欧洲风情带回家。想买?不好意思我正在锁门,不做你们的生意。(还是欧洲人的风格,下午2点关门。)这点与我们广东的生意人差距不是一点点的大啊!
可惜,在后面的旅程中我俩再也没有碰见类似的商品。
马泰拉这座古老的洞穴城市,有种穿越中世纪的感觉。个人觉得是一座“失落之城”,没有朝气、充满了孤独感。
2019年,意大利的马泰拉和保加利亚的普罗夫迪夫被选为“欧洲文化之都”的两座古城,马泰拉这个背靠陡峭峡谷,基于旧石器时代人类留下的穴居遗址逐步发展起来的洞窟城市,一面释放着对于旅行者而言颇为致命的古旧魅力,一面借着一场有摧枯拉朽之势的艺术复兴运动,带来了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似乎也不受任何规则束缚的例外风景。
马泰拉如今每年迎来10万名游客,城市依旧恬静怡然。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当它的免费旅游大使,这儿迟早会热闹起来的。
下午我们离开古城,前往卡拉布利亚省的首府:科森扎。
沿途的景色还是那么美:
在加油站服务区,我遇到了一辆喜欢的摩托车,好想拍个照留念。车主夫妇很开心的分享他们挚爱的豪车,让我骑上去过一把瘾,为了拍照更像样,还帮我戴上了头盔。万分感谢,我也开上了豪车啦。

科森扎

意大利南部城市,位于卡拉布里亚大区,科森扎省首府。在卡泰纳科斯蒂埃拉山东坡、卡拉蒂河上游。
有中世纪罗马式大教堂,收藏艺术珍品甚多。在1783、1854、1870与1905年的地震中城市数次被毁,后重建。
在科森扎我们到古老的城区参观,穿过古老狭窄的小巷,前面是一座中世纪罗马式大教堂,外观有点破旧,里面也没有其他教堂的华丽,非常简朴。
教堂门左右两侧的两根立柱上分别挂着的两枚徽标,绿色的是梵蒂冈国徽,蓝色的是大主教堂标记,示意这座教堂不仅属于当地政府,也属于梵蒂冈罗马教会直接管辖。
宫殿里存放着腓特烈二世皇帝奉献给大教堂的稀有而珍贵礼物'stauroteca'。它由皇家金匠作坊制作,被称为'第拉兹',它融合了阿拉伯语,拜占庭帝国和西方文化等多种元素。
2011年10月12日,该教堂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作为世界遗产的'遗产见证和平文化'奖。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卡拉布里亚地区颁发的第一个奖。
古城区的街道几乎空无一人,楼房破败、商店几乎也都关门了。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心里有点发毛,会不会在哪个角落蹦出几个黑手党。
古城的市政厅可以免费进内参观。
科森扎古城的市政厅
市政厅对面是科森扎歌剧院。
矗立于科森札省府广场上的是特勒肖雕像。他出生于科森扎,是大名鼎鼎的意大利科学家、哲学家。生于1509年,逝于1588年。他第一个提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总量不变,不可创造,不能毁灭。他是这座城市的骄傲。
科森扎剧院
站在古城瞭望远方,感触蛮多:曾几何时这里也曾经兴盛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新城所代替,人好像也是这样......
瞧:这边就是新城,现代化的桥梁,颇具特色。
晚上入住的酒店是SAN FRANCESCO,是现代化的酒店,相对国内而言,酒店的规格也比较平淡。
酒店附近有间小超市,因为不适应意大利的饮食,想买点快食面,很可惜居然没有,橄榄油倒是挺便宜的。
这款红茶在国内网购还有点小贵,在这里就比较便宜,这款红茶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袋泡茶。
第六天,我们继续向南,驱车200km来到意大利半岛的港口:villa san Giovanni,搭乘渡轮前往地中海第一大岛:西西里岛。

西西里岛

西西里岛(意大利语:Sicilia)属于意大利共和国西西里大区管辖,面积2.57万平方千米, 海岸线长1484km,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人口约500万。首府是巴勒莫,整个地区分九个省。
形状类似一个三角形,东北端隔3km宽的墨西拿海峡与亚平宁半岛相望。
西西里岛是黑手党的发源地,据导游说黑手党现在好像不存在了,但百度的资料显示,西西里岛仍然有黑手党存在。这是一种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组织,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超越法律的帮会犯罪组织。它使该岛的某些部分实际上有两个政府、两套行为准则和执法系统——一个是合法政府;另一个是影子政府,是一个无所不在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网,通过暴力维持其权力。
西西里岛的标志:三腿美杜莎
今天,阳光特别明媚,白云朵朵,碧海蓝天,天地间仿佛一下子全蓝了。
滨海大道上正在举行自行车比赛。
经过约40分钟,渡轮到达西西里岛的墨西拿港。

墨西拿

墨西拿(Messina),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第三大的城市,位于该岛东北端,隔墨西拿海峡与意大利本土相望。
墨西拿为古代希腊殖民者于公元前8世记时建立,距今有二千八百多年历史。1908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的大地震和海啸将墨西拿夷为平地。二战时又遭炸毁。但经半个世纪的重建,墨西拿人口已达二十七万。墨西拿曾经是地震和二次世界大战炮弹的受害者。
墨西拿占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在西西里岛的东端,在海峡最窄处,乃欧洲大陆进入西西里岛的隘口。 有公路通往塔奥敏纳、埃特纳火山等旅游胜地。
在海岸边立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雕像,叫俄里翁吧,故事说他在体型和力气上,超过我们记载的所有英雄,是一位热情的求爱者,曾凭他伟大的力量与对荣誉的爱,立下过许多伟业。
有人说剧烈的地震发生,破开土地的狭部,形成[墨西拿(Messina)的]海峡,海浪割开了意大利本土与西西里岛。但诗人赫西俄德的观点相反:海洋本来是开阔的,但俄里翁在佩洛里斯填出了海角,建立了在那里周边居民尤其受敬重的波塞冬赛会。
距离比较远,没有长焦镜头,画面比较模糊。

墨西拿主教座堂

是天主教墨西拿-利帕里岛-圣卢恰德尔梅拉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教堂建于十二世纪,有钟楼和古天文钟。由于历史上遭遇多次大地震和战争洗礼,尤其是1908年的大地震和二战的轰炸,使原来的教堂被摧毁。现在所看到的教堂已是20世纪重新修建的。
墨西拿教堂的钟楼可谓天时地理人和的集大成于一身。不仅藏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天文钟,以十二星座为时间标志;还有与年月日同步的壁钟。精准显示此刻时间的同时,还告诉你时空背景日历。
阳光明媚,来个到此一游。
教堂内部算不上金碧辉煌,但比科森扎的教堂就富丽多了。
主祭坛后殿的半圆顶,是拜占庭风格绘制的耶稣像。
教堂外面是俄里翁喷泉(Fountain of Orion),由米开朗基罗的学生弗朗西斯科.马若利科设计,1530-1547年完工,是自16世纪以来西西里同类喷泉中最漂亮的。
喷泉最顶上的人物雕像是俄里翁。
午餐时间到,导游带我们来到这家餐厅,唉,忘记拍餐厅的名字了。
来意大利已经好几天了,最合我口味的就是墨西拿这家中餐的自助餐餐厅了,我强烈推荐。食物品种还蛮多的,性价比高。
下图是我挑选的食物:
午餐后,我们继续前往西西里美丽的度假胜地陶尔米纳。

陶尔米纳

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墨西拿省内,位于墨西拿和卡塔尼亚之间,人口约九千九百。公元前400年陶尔米纳曾是古希腊的殖民地。公元前212年又归罗马帝国管辖。
陶尔米纳是个山城,位于海拔206米的高地上,面前是美丽的伊奥尼亚海,背后是雄伟的埃特纳火山。这个小山城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景观,但其中的一切都能够让你的视觉、精神和想象尽情沉溺,享受其中。
陶尔米纳虽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却被称为"西西里的掌上明珠",这里有西西里岛最优美的一些风景,还有沙滩。沙滩我认为叫碎石滩比较合适,不穿鞋比较难走。
在陶尔米纳我们住在BAY PALACE,酒店门前就是深蓝的大海。美景当前,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坐缆车往山上赶。
前往小城的路上,途经一个网红打卡点《中餐厅》的拍摄地。本来我对网红打卡点不感兴趣的,但看见大家都兴致勃勃的,我也不甘落后也来打个卡,哈哈,是不是很幼稚。
其实很多影视作品都是在陶尔米纳取景的,如《教父》、《碧海蓝天》、《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海王》等著名影视作品。
18世纪时,德国作家歌德在他为时两年的意大利之旅期间就来到了陶尔米纳。在这里,他迟迟不肯离去,赞叹陶尔米纳是一片小天堂。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人来了就不想走了。
网红打卡点《中餐厅》的拍摄地
小城从梅西拿门到卡塔尼亚门的温贝多大道,是陶尔米纳最精彩的一条街。街道并不宽阔,在它的两侧是一些小教堂和布置温馨的小店,慢慢的引领着你来到大道中心的圣尼可洛大教堂和在大道终点的四月九日广场。
这里到处都是茂密的鲜花,每家的门前、阳台、窗台上种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古朴风韵和浓郁的艺术气息,令人心神愉悦。我们漫步其中,慢慢体味小城的舒适与美好。
大街的两边有高低错落的风情小巷,小巷上面多数是民居,两旁摆满当地艺人的风景油画,给小巷更增添了一丝情调。
这是小城中最窄的一条小巷,也是游人最喜欢打卡的地方。瞧:这家子笑的多开心。
蔬菜(辣椒、青瓜、红萝卜)、水果放在一起卖,感觉有点怪怪的。不过水果真的新鲜好吃还不贵,吃不惯西餐的我可以多吃点水果,还不错。
大道的尽头就是四月九日广场,广场的一侧是前哥特风的圣奥古斯丁教堂和17世纪的圣约瑟夫教堂。
四月九日广场旁的时钟塔,建于12世纪,为古希腊罗马式石头建筑,为御敌而设。在17世纪被入侵的路易十四军队摧毁,后又在原地重建。‍‍
圣尼可洛大教堂始建于公元11世纪,是由埃特纳火山火山岩和锡拉库萨的白石灰岩修建而成的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是西西里最大的一个教堂,它曾多次毁于地震,于18世纪时复建了大教堂的重点部分。十个世纪过去了,它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时光的碎片沉淀在大教堂的每一个角落。
四月九日广场是一个具有典型西西里岛风格的广场,有着独具特色的黑白地砖,是小镇的核心区域。
据闻四月九日广场名字的由来:加里波第是意大利的一位名将,在1860年时,他率领着临时拼凑的一组士兵远征西西里,凭借他的智勇双全和领导才能,迅速把西西里从波旁王朝的手中夺了回来。但由于当时通讯落后,这个消息被陶尔米纳人误传了,以为加里波第将在4月9日登岛,于是在这天,整个陶尔米纳小镇都集合在一个地方狂欢庆祝,再后来陶尔米纳人就干脆将错就错,把这块为庆祝胜利而开辟的广场称作"4月9日广场",这个名字也一直流传到现在。
四月九日广场的一侧还有个博物馆,展览着一些古旧的书籍,有些已经相当破旧。
从山上俯瞰贝拉岛及海滩,像一颗爱心(心形岛或心形海滩)。这曲线曼妙的心形海湾,是陶尔米纳的网红景点。在太阳还未完全西下,我们赶紧往山下走,亲近美丽的贝拉岛。
刚走近贝拉岛,这老外主动申请入镜,摆的POSE还蛮专业的。
开心合影,留个印记。
我喜欢贝拉岛,静谧的蓝天、广阔的碧海、纯粹的绿色、争艳的鲜花;从半山腰一直到山顶,一面是山,一面是海,一切毫不掩饰,那么的不真实,像是被上帝画出来的。

贝拉岛

贝拉岛是一个被保护的小岛,可以步行远观,到小岛上需要买门票,门票要4欧。小岛周边的海滩不用门票,随便进出。只是海滩布满鹅卵石,有点扎脚。
其实顺着一段浅滩可以上去贝拉岛的。傍晚了,光线不是很好,还有点小风浪,我们就没有过去小岛上。
在这里,你会不忍离开,只想在微醺的海风中感受一切......
我们正想离开海滩,被音乐声吸引来到海滩边上的餐厅一看,又一场婚礼正在举行,我们又当一回不请自来的宾客。
在心形海湾举行婚礼真是好浪漫啊!还有他们的舞姿也很特别,又见识了不一样的婚礼,祝福他们。
第七天 ,我们去游览埃特纳火山

埃特纳火山

是目前欧洲大陆最高的活火山,高3329米。火山面积1190平方公里,基座周长约140千米。埃特纳火山是目前世界最活跃的活火山之一。火山周围有大约200个较小的火山堆,在剧烈活动时,常喷出大量熔岩。
埃特纳火山位于地中海火山带,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尽管埃特纳火山给当地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威胁,但居民们还是不愿撤离故土,远走他乡。原因是火山喷吐出来的火山灰铺积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火山周围也是西西里岛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来到火山脚下,植被还是很嫩绿,开满了黄白小花。
这是攀登火山的线路图,火山还是蛮高的。我们是团队,是坐缆车上去,然后再坐小卡车上山,需要人爬的高度并不是很高。
在埃特纳火山脚下的能见度还好,景物还是清晰的。可到半山腰时浓雾就来了,然后到了山顶雾越来越浓,能见度绝对不足5米。到了停车平台一下车就能闻到那种巨浓郁的火山味儿(感觉是硫磺的味道),在雾里我只能看见身边的人。而且风很大,真冷呀。佩服国外的年轻人,还穿着单薄的衣服,有些居然还是短裤。
这是我们登山过程中遇到的解说员,虽然我听不懂他的语言,但能猜出来大概介绍什么。
解说员挖开一点表土,让我们感受里面的泥土是热的。
这就是火山的泥土,还是热的呢!熔岩就在泥土的下面沸腾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冒出来。
这一辈子,周游世界几十个国家,到过南极、北极圈、看过绚丽多彩的北极光、坐过热气球、爬过冰川,还见识了这活火山,几乎没有什么遗憾了。
画面中,浓浓的白雾混杂着地表冒出来的热气,空气是湿冷湿冷的,穿冲锋衣是明智的选择。如果冬天来火山一定要穿防寒的衣服!
在火山脊上,路面不是很宽,雾又大,我们都是一个跟一个的走,害怕掉下火山口底部。
这对母女,有点掉队了。
平安下山了。
天空打开了一扇窗,照亮了广袤的大地。
在那些低矮的火山口,生长着红色的小花,为火山点缀着色彩。
我们离开火山后的第四天,也就是7月19日晚上埃特纳火山开始喷发(当时,我们还在西西里岛的莫迪卡),并且流出了熔浆,火山爆发导致大量的火山灰弥漫在空气中,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因此卡塔尼亚的两座机场被迫关闭。
这次埃特纳火山喷发距离上次喷发已经过去了10年,这次是间歇性喷发,流出的熔岩长达1.5公里,景色实在罕见。
可惜我们离开了火山区域,没有看到这壮丽的景色,据介绍这次的喷发,熔岩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都特别像一只正在飞翔的凤凰,实在是令人为之惊叹!
特意在网上找了一张当时火山喷发的图片。
来自网络的图片
离开陶尔米纳,我们驱车前往西西里仅次于首府巴勒莫的第二大城卡塔尼亚,“我从灰烬中完美的重生”是这座城市完美的写照。
面向碧波粼粼的爱奥尼亚海,背靠著名的埃特纳活火山,也就是在火山脚下,卡塔尼亚是真正的火山之都,数次被地震和火山爆发摧毁,又一次次重建在火山爆发后倾泻而出的火山岩上,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种火山岩的黑色。
在卡塔尼亚我们主要参观圣阿加塔大教堂,它就在多默广场。多默广场是卡塔尼亚的中心广场,广场上坐落着一座大象喷泉和圣阿加塔大教堂

圣阿加塔大教堂

是卡塔尼亚的主教堂,始建于公元11世纪,其后殿仍保留了最初的诺曼式结构,其余部分数次毁于地震。现在的大教堂主要部分复建于18世纪,是由埃特纳火山黑色的火山岩和锡拉库萨特产的白色石灰岩修建而成的巴洛克式建筑,正面雕刻圣阿加塔半身像,是意大利第三大教堂。
圣阿加塔是卡塔尼亚的守护神,每年2月5日的圣阿加塔节是卡塔尼亚最盛大的节日,也是世界第三大基督教节日。广场中心是著名的大象喷泉,也是卡塔尼亚最著名的纪念碑,城市的标志。方尖碑被认为有一种控制埃特纳火山的能力。
游人都喜欢坐在喷泉的台阶上休息。
从教堂出来,我们开始逛埃特纳大街。
这是卡塔尼亚大学。
初建立于1434年,是一所神学院。 现在卡塔尼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有十二个学院,分布在卡塔尼亚、希拉库萨、拉库萨等城市。目前已注册3万学生,学生多数来自本省,外国留学生有100余人。
卡塔尼亚大学
在埃特纳大街和Stesicoro广场的十字路口有一座贝里尼的塑像。他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专门创作美声唱法的歌剧,1801年出生于卡塔尼亚市。他才华横溢,其音乐追求绝对纯美,纤巧细腻和诗意,被后人称为“歌剧音乐的肖邦”。贝里尼34岁英年早逝,但却创作了许多不朽的音乐杰作,留给世人《海盗》、《凯普莱特永与蒙泰古》、《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等十部歌剧。
街头这位老伯,正专心致志的雕刻一个少女头像,是否就是圣阿加塔呢?
晚上入住卡塔尼亚的MERCURE CATANIAEXCELSIOR酒店。
第八天,驱车68km游览锡拉库萨。
酒店的早餐,基本都是老三篇,没有什么特色。

锡拉库萨

是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一座沿海古城,位于岛的东岸,约有12.5万居民。为锡拉库萨省的省会,由古希腊科林斯的殖民者于前734年建立,在古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此外,这座城市是古希腊科学家兼哲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乡。
因丰富多彩的希腊历史、文化、圆形剧场和农业而知名。由于当地丰富的历史遗迹,锡拉库萨现时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点。
也因为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而受到许多旅行者的追捧。
奥尔提伽岛(Ortigia)与大陆有两座桥连接,两桥之间有阿基米德的雕像。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就出生在锡拉库萨附近一个小村庄。他家境富裕,父亲是个科学家,阿基米德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后来成为一名科学家和哲学家。那句“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的名言就是阿基米德说的,他当时被称为力学之父。
雕像右手拿着镜子,左手拿圆规。传说阿基米德召集全体公民每人一面镜子,形成一个抛物面对准罗马战船聚焦,从而烧毁罗马船的故事。
奥尔提伽岛大教堂曾经是一座希腊庙宇,7世纪西西里岛基督化后成为教堂。公元18世纪由Andrea Palma设计的华丽巴洛克式外观掩盖了曾经的雅典娜神庙,但还是能够看出公元前5世纪修建的6*14规模巨大的多利克柱式。
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女主角玛莲娜风情万种走过的那个广场。广场还是很漂亮的,宏伟的古老建筑非常有特色。
寻找玛莲娜的影子,可惜在奥尔提伽岛大教堂广场周边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一个穿细高跟鞋的美丽女子,遗憾。
地中海的石滩也蛮有特色的,戏水的人也蛮多。
奥尔提伽岛西海岸,我也很想坐下来欣赏海景,可惜时间太金贵了,还有很多地方让我去寻觅.....
位于岛的西海岸阿勒杜萨喷泉(Fonte Aretusa),它名气很大,有2500年历史,传说月神阿尔特弥斯的仕女林中仙女阿勒杜萨被河神追赶,她请求主人月神将她变为泉水,以躲避讨厌的河神。这是的淡水泉眼,池中生长的纸莎草是除了希腊以外,欧洲唯一天然生长纸莎草的地方,旁边就有一家纸莎草制作成纸的工厂。 
意大利人不知道为什么喜欢在路边喝酒或喝咖啡,这么狭窄的街道还摆放那么多桌子,布置还挺雅致的。
位于锡拉库萨老城北侧的阿基米德广场,是小镇的主要地标。广场喷泉池雕像群的主造型是希腊神话中的月神阿尔忒弥斯,她是锡拉库萨所在岛屿的守护神。那满满的池水,最能让人想到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
苔花逛街购物两不误,收获满满的。
这是阿波罗神庙的遗址,已剩断壁残垣,神庙建于公元前6世纪,是岛上最重要、也是最具历史价值的建筑之一,最早的多利克柱式神庙诞生于此。遗址区域很小,很容易被忽略。
午餐在这家餐厅,环境真心不错。
等吃饭也是无聊,闲着也是闲着,给苔花来一张。苔花在意大利买的时装,漂亮吧?
午餐后,我们前往意大利海拔最高的城市恩纳。沿途的风光无限好。
恩纳
她被世人称为西西里的庞贝古城,她被誉为西西里的肚脐。
恩纳坐落于意大利西西里大区的中部,为恩纳省的省会,四面环山,高于海平面931米,被誉为“西西里的瞭望塔”和“西西里的阳台”。

伦巴第城堡

伦巴第城堡(Castello di Lombardia)是恩纳最壮观的建筑,巨大宏伟,防卫森严,是西西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同时也是意大利南部最杰出、最古老的遗迹。
城堡面积约25000平米,当年随着炮火的兴起城堡失去了主要的战略作用,后来成为关押罪犯的监狱。虽然已经过去了数个世纪 ,但仍能感觉到残垣断壁后她昔日的宏伟和辉煌,还有防卫的森严。
在几朵小红花的点缀下为古堡遗址带来一丝活力。
恩纳小镇徽标。
我们沿着楼梯走到城堡的最高处。
城堡的窗户很小或许是瞭望口吧。
也许是站得高看得远,风景这边独好。
恩纳古城已经相当破旧,但街道异常干净,看不到一丁点垃圾。
小镇广场上建有朱塞佩 马治尼Giuseppe Mazzini)雕像,1805年6月22日-1872年3月10日,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他是意大利作家、政治家,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重要人物。

恩纳大教堂

恩纳大教堂为西西里最典型的宗教建筑,建造于14世纪,正立面为巴洛克风格。内部的装饰艺术包括15世纪的耶稣受难的板面画以及众多的绘画。
站在恩纳古城上遥望新区还是很现代化的,红黄色的别墅连成一片。
匆匆在恩纳城游览了一下,又要赶往下一个点-西西里岛的首府巴勒莫。
巴勒莫到了,是一个海滨城市,首先给我印象的是在海滨草地上踢球的人,场地并不好,但年轻人还是欢快的玩,怪不得意大利的足球踢得那么好。
因为图片是在大巴车行进中拍摄的,照片角度有点问题,请见谅。
在巴勒莫,我们住在SAN PAOLO PALACE酒店,连续住两个晚上,酒店离市中心比较远。
晚饭后大约当地时间8点左右,天还没有完全黑,看到远处灯火辉煌,忘记了黑手党、忘记了害怕,和苔花两人追美景去了。
海滨大道上,行人很少,有些地段还在修路。
一艘游轮正离开码头,驶向远方。
傍晚漫步在海滨,静静地欣赏日落时分的海面,是一种享受。
在蓝天下张牙舞爪的黑云试图掩盖落日的余晖,是我西西里行程中最特别的画面,令人难忘。
海边摆放着好多类似床或凳子的石块,人们坐在这吹着海风谈心也是不错的选择。
街道上还有下图这个巨大花车,可以走动的,干嘛用的就不清楚了。
第九天,我们开始在巴勒莫旅游点的游览。
太阳升起来了,照亮了港湾,原来我们住的酒店周边环境还是不错的。在窗台也能照到如此景色,感恩。

巴勒莫

意大利西西里首府巴勒莫(Palermo)又译帕勒摩,位于西西里岛西北部港城。
巴勒莫古迹建筑没有金碧辉煌的傲人外观,特色是诺曼、拜占庭及伊斯兰三种风格的建筑物并存,一些建筑物还具有浓厚的阿拉伯色彩,比如圆柱及墙壁雕刻,意大利文豪但丁称赞这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回教城市”。歌德曾经称这里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海岬”。
作为西西里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这个传奇性的岛屿菁华所在,这座拥有开埠2800年的古城,有的不只是游客几乎不可能碰上的黑手党 。历经腓尼基人、古罗马人、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 、诺曼人、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王国、那不勒斯王国 、西西里王国和意大利王国的统治,巴勒莫所承载的文化记忆,教人悠然神往。
在巴勒莫我们主要参观王室山大教堂、巴勒莫歌剧院(外观)、四首歌广场、普勒托利亚广场、巴勒摩主座教堂及诺曼王宫。
我们第一站参观的是王室山大教堂。

王室山大教堂

王室山又称蒙雷阿莱,是巴勒莫省的一个市镇,位于巴勒莫市以南10公里Caputo山的山坡上,俯瞰著名为“金色贝壳”(La Conca d'oro)的肥沃山谷,出产柑橘、橄榄和杏树。人口大约3万。城市面积529平方公里。
出于对圣主的渴望和世俗的雄心壮志,诺曼国王威廉二世于十二世纪时,在王室山兴建了全世界最大的诺曼式教堂,整体建筑融合了诺曼、阿拉伯、拜占庭的风格。内部金壁辉煌的壁面装饰以及伊斯兰风格的回廊更是令人惊艳。
王室山主教堂是西西里岛上著名的教堂,位于巴勒莫城外。可由此眺望著名的黄金谷及帕勒摩湾美景。
王室山主教堂外观有着独特的诺曼式风格。
教堂入口处有一尊雕像。
王室山主教堂内别有天地,金光闪闪镶嵌的马赛克,满布整座教堂。
平常我去教堂一般只能参观大厅、管风琴等,这座教堂可以上去塔楼参观,可以绕塔楼一周。一下子来了兴趣,看看上面是什么样子的?
哗,原来教堂内有个四方的花园,四周由连廊连接。顶层也有通道连接钟楼与圆形塔楼。
穿过这条狭窄的通道,我们爬上了圆形塔楼。
站在塔楼俯瞰大地,王室山尽收眼底。
沿着这窄窄的楼梯下来,在这歇歇脚留个影。
在这窄小的塔楼内居然还有人涂鸦,真心佩服。
教堂广场。
教堂广场上的喷泉。
我觉得来巴勒莫一定不要错过王室山大教堂,值得一游。
从大教堂出来,我们在街上随意漫步,逛逛街上的小店铺。
牛肉很新鲜,价格不算太贵。
杏、蟠桃我们各买了一些品尝,香甜多汁,好吃。
这大概是西红柿吧?与国内菜场看到的有点不一样。
这花很特别,就是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他们说意大利语,完全听不懂。
这个门的拉手估计有一定的历史了,拍照留念。
穿过这个新门 (Porta Nuova),我们来到诺曼王宫
何谓新门,因为毗邻诺曼王宫而起的名字,城门以内便是城市主轴线卡萨罗,即埃马努埃莱街;城外便是通往蒙雷阿莱的道路。 新门由总督科隆纳始建于1583年,以庆祝查理五世战胜土耳其部队,1667年储存的火药发生爆炸,新门被彻底炸毁。现在这个新门应该是重建的。

诺曼王宫

诺曼皇宫位于巴勒莫旧城区的西南角,是西西里最为著名的宫殿,有着1200年的悠久历史,也是意大利最重要的宫殿之一。这座雄伟且坚固的宫殿,曾经是中世纪王宫的中心,现在是西西里的国会大厦。
诺曼皇宫的辉煌之处是融合。”这座建筑的核心部分是由阿拉伯人建造的,具有军事意义。1072年,诺曼底人征服了西西里,他们在古迦太基人和古罗马人的废墟上改建、扩建了诺曼皇宫,1130年时,这座城堡变成了皇宫和权力中心,也成为诺曼式、拜占庭式和阿拉伯式建筑风格的大熔炉。
皇宫外表古朴大气,有着沧桑感和历史厚重感,建筑共有4层。皇宫内最出名的要属二层的帕拉提那礼拜堂。教堂建于1130年,也是罗杰二世加冕的那一年。这座皇家小教堂虽小,视觉震撼力却不输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
1250年费德里克二世死后,宫殿开始走下坡路,直到三个世纪后西班牙总督将其选为自己的住所,宫殿因此得到保护,避免了彻底荒废。但同时由于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修改,诺曼宫的原始风貌已所剩不多了。只有两件宝贝幸免于难,就是:鲁杰罗大厅(Sala di Ruggero)和帕拉蒂那小教堂(Cappella Palatina)。
不多说,看图片:
参观王宫是从通道侧门上楼,通道正面的门是通往后院的。
进门就看到这辆马车,可能是腓特烈二世的马车。
诺曼皇宫内部的庭院里,建有阿拉伯式的回廊。228根大理石柱两两成对,组成了许多拱门,上下共3层。
除了二楼的帕拉蒂那教堂开放参观,其他地方是属于西西里议会,不对外开放。
墙上有美丽的拜占庭式拼贴画,画面由切割成特定形状的马赛克石片拼贴而成,描绘了一个个圣经故事,画面精美绝伦,令人眼花缭乱,加上镶嵌金叶的彩色玻璃,整个教堂看上去金碧辉煌。
室内装饰极精致,有繁复而精美的壁画。
大厅顶部的壁画记载的是费迪南多国王夺得西西里岛统治权的事件。
后院不是想象中的美丽花园,好像是一个停车场,有点失望。
反而王宫前广场上的小公园,枝繁叶茂下是情侣幽会的好地方。
小公园里的喷泉雕塑,可能是西班牙国王兼西西里国王菲利普五世(1683-1746)。喷泉已经没有喷水了。
沿着小公园拐个弯,就看到了巴勒摩主座教堂。
15世纪的拱门和哥特式的尖塔,左边是巴勒摩主座教堂。
巴勒摩主座教堂,哇~真的是建築大融合,而且融合的很漂亮!

巴勒摩主座教堂

诺曼人在11世纪拿下巴勒莫后,开启了这座城市的繁荣年代,并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诺曼式建筑,其中的代表作便是这座教堂。
教堂的主神是圣母玛丽亚,建于1184年,尽管它是诺曼建筑代表作, 然而经过这么多世纪的演变,其实已经成了各种建筑综合体。其外表大致呈现13至14世纪的哥德式风格,尤其西面大门(位于今天的BONELLO路上),包围着壮观的飞扶壁及两座高塔,面对南面的将计就计,于1453年增建,属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歌德式的杰作,在教堂后堂的那端是典型的诺曼式风格,从建立之初到现在并没有改变太多,除了两座的塔楼,上头装饰许多伊斯兰的建筑元素,至于教堂的圆顶,是在18世纪才加上去的,包含教堂内部,都呈现新古典主义风格。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教堂,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初的样子,在历史长河中混合了不同时代的不同建筑风格,直到18世纪才形成了今天的大致外观。
教堂内部的装饰。
雕刻精美的洗手盆。
每个教堂内基本都会有墓穴,这个教堂内部存放着的是诺曼皇室的坟墓和石棺,一共有六位。我对这些都有点心里阴影,没有进去看。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去参观,但是要收费的。
至于“教堂地窖和宝藏室”亚拉冈 ARAGON皇后的珠宝、一顶镶着宝石的皇冠,以及巴勒摩守护神圣罗莎利亚的一颗牙齿我没有寻找到存放的地方,所以没有看到。

四首歌广场

巴勒莫的市中心,四首歌广场(Quattro Canti)由埃特纳街与圣朱利亚诺街交汇形成。四个同样的有圆角的建筑物,形成一个八角形,建于1608-1620年。
这四个建筑物均为卡塔尼亚贵族的建筑,分别属于帕特诺侯爵(东南),帕特诺公爵(东北)、马萨家族的圣德梅特里奥宫(西北部)和小圣尼古拉修道院(西南)。最上层是代表四季的雕塑,中间层是西西里的四位国王,最下层是来自巴勒莫的圣人。
四首歌广场边上就有一间教堂,正准备举行婚礼,参加婚礼的都穿上礼服出席,蛮有仪式感。
在教堂门前迎宾的孩子。
匆匆赶来的宾客。
沿着罗马大街一直走,就到了著名的普勒托利亚广场了。

普勒托利亚广场

这是一个以阶梯状Pretoria大喷水池为中心的广场,雕像是1573年才从佛罗伦萨移过来,围绕着喷泉四周精心安置了二十多尊神话中的河神、仙女等的塑像,大都是奥林匹亚众神。雕像栩栩如生,极为生动。
这座喷泉兴建的时候正值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盛行,因此整体风格开放且十分入世。裸露的雕塑对于佛罗伦萨来说是人文之风的轻拂,但在巴勒莫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挑战了西西里保守的本地人的底线。人们认为那些裸露全身,双手捏乳的女性雕塑表情轻佻,和男性雕塑眉来眼去,世俗得甚至有些淫荡,因此巴勒莫人将这些精美的艺术喷泉称为“耻辱之泉”,广场也就被称为了“耻辱广场”。没想到在裸体艺术盛行的意大利也曾经有过不为人接受的时期。
这漂亮的小女孩站在雕像旁,表情羞涩,是不是也觉得难为情呢?
在普勒托利亚广场休息了一下,我们继续前往威尔第广场,西莫歌剧院就在广场上。
沿途的街道不是很宽,行人很少冷冷清清,很多的商店都关门了,包括主干道也是如此。

马西莫歌剧院

建于1897年,是意大利最大的歌剧院,也是欧洲第三大歌剧院。马西莫剧院耗时20多年建造,是新古典主义风格杰作,占地近8000平方米,是巴勒莫的地标之一。
在西莫歌剧院门前,人流还算比较多。剧院的台阶上和周边的围栏边坐了一对对的情侣。威尔第广场上有许多鸽子,也不怕人,可能没人吃它们吧?哈哈,如果是在广州不知道是什么待遇了......
你看:这二只鸟儿在苔花身边扑腾、嬉戏,一付我也要入镜的样子。
晚餐,我们是在海边附近的餐厅用餐,环境不错,港池里停满了游艇,密密麻麻各式各样。
意大利餐我不敢恭维,基本不吃,所以也懒得拍图片,要一杯白开水也要另外收费(国外的西餐厅基本都这样)。
我羡慕苔花西餐、中餐都习惯。团友中有一家人(含朋友)带了一箱子的快食面、酱油、辣椒酱等等,我后悔这次为什么不带呢?这里的商场还居然没有中国产的快食面,郁闷啊!
第十天 我们要离开巴勒莫前往阿格利真托。
阿格利真托是“诸神的居所”,希腊抒情诗人品达尔曾称赞那里是人间最美的城市!城市的规模早在公元前581年就已建立。
今天看到日出,心情特别好,是不是预示着有美好的一天。
沿途的丘陵山地,种满了葡萄树、橄榄树、柑橘树,田园风光真的很美,特别有线条感。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一个种满柑橘的小镇用午餐,喝到了不用另外付费的新鲜橙汁,拍个照纪念一下。但汤及主食一看就没有胃口,饿啊!
在阿格利真托,我们入住西西里庄园酒店,酒店不是很大,但环境很好,这么多天来最满意的一间酒店了。
在酒店休息了一下,我们就来到位于阿格里真托近郊著名的神殿之谷参观。

神殿之谷

是意大利西西里岛阿格里真托市以南2km处的一座山丘,地势险要,一面可远眺阿格里真托市区,一面坐拥山谷的绿地,视野十分开阔。山头排列着赤色的古希腊神殿遗迹,神殿高大,气势非凡,虽累遭天灾、战火及早期基督教徒的破坏,但保存相当完整。因丰富的神殿群,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保护。
神殿之谷包含七座寺庙的遗迹:康科迪亚神庙、朱诺神庙、赫拉克勒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庙、蓖麻神庙和波吕克斯神庙、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和瓦肯神庙。其中六个坐落在山顶之上,唯独阿斯克勒皮斯神庙位于阿克拉加斯河畔。
神殿之谷收门票·,成人门票价格:10欧元。
这是朱诺神殿,建造于公元前450年,38.15 x16.90m:这是一座多立克风格的围柱式建筑物,横向6根柱子,纵向13根柱子,前面有门廊,以及后殿,底部有四层台阶。
朱诺,是罗马神话里的天后,婚姻和母性之神,罗马十二主神之一。又是朱庇特之妻,集美貌、温柔、慈爱于一身。被罗马人称为“带领孩子看到光明的神祇”。“她的威严和力量只服从于宇宙自然灵气”。
虽然只有一部分廊柱保留了下来,仍感到其曾经的恢宏。
通往和谐神殿的路上,左侧的怪石上出现了许多洞穴,据说这些洞穴是古希腊人的墓穴。
焦黄色的建筑满是岁月的沧桑,它承载着过往,记录着过去的岁月。曾经或许在这里有过战乱、厮杀,又或许在这里有过峥嵘岁月,历史的风霜在它的墙体上留下了痕迹,供后人观赏。旁边的古树配合着这种意境,散发出一种股苍凉的气息。
瞧,远处就是和谐神殿了,路还有点远。
不过沿途风光无限,还有不少的古迹,走走拍拍,就走到和谐神殿了。
和谐神殿建于公元前440年,是西西里岛最大的陶立克式建筑。它是神殿之谷中保存最完好的寺庙,神殿正面的6根立柱和侧面的34 根立柱完整无缺,其完整度仅次于著名的雅典巴特农神庙。和谐神殿之所以没有象其它神殿一样遭受灭顶之灾,是因为在公元六世纪被改建成了天主教堂,从而使这座异教神殿幸免于难,直到1788年才又恢复原貌,成为阿格里真托的象征。
看到这座神殿就让我想起希腊雅典卫城的巴特农神庙,只是它比巴特农神庙宽度少2根柱子,规模小一点,没有那么雄伟。
站在神殿往远看是阿格里真托市区,近处是一个巨大的裸体男人躺在地上,断手断脚的,不知何意?
在阳光的映照下,神殿更有一种神秘的色彩。
在烈日下,皮肤被晒得火辣辣的疼,我在树荫下躲躲。
这胖胖的小女孩在树荫下等谁呢?
啊!这就是大力神神殿(赫拉克勒斯神庙)
是神殿之谷中最古老的神殿,如今只剩8根圆柱。修建于公元前520年,原本有38根立柱,后毁于地震。
大力神,又名赫拉克勒斯,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大力神是宙斯与情人阿尔克墨涅的儿子,善妒的天后赫拉在他还是婴儿时,就命两条毒蛇前去毒害他,但竟被大力神用双手捏死。大力神长大后成为一个智勇双全的勇士,他在十二年中完成了十二项英勇业绩,最后成了奥林匹斯的神,赫拉也与他和解,并将女儿青春女神赫柏许他为妻。
登高望远,远处的海平面一直向前延伸,感觉与天相接。黄绿相间的农田,仿佛是一张色彩明艳的调色板展现在眼前。看了让人心清气爽。迎面吹来的风带有海洋的味道,仿佛让人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离开神殿之谷,我们赶往土耳其阶梯。

土耳其阶梯

土耳其阶梯位于阿格里真托15km外的地中海海岸,然而它并不是一片阶梯,而是一个颜色不同的悬崖。
土耳其阶梯由于常年接受热情的地中海海浪的冲击和烈日炎炎的暴晒,在悬崖表面形成了一片片、一级级的波浪形的白色纹路,远观好似一片白色的阶梯建在悬崖上,惊艳非常。
这白色石崖是由白色石灰岩形成的地质结构,白色石灰岩来自于地下泉水钙质的积累。
隔太远了,我迫不及待想靠近它,一睹庐山真面目,是像土耳其的棉花堡吗?
地质成因都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钙化”。不同的是它没有一池一池的温泉水,但也是白色阶梯,各有它的特点。
这对夫妇手拉手奋力向上走,丈夫绝不把妻子落下。
偷拍的美女,线条超级棒。
苔花也来一张,可惜衣服穿多,没法对比,哈哈。
周边都是成双成对的,我们也来学学,留个影。
这么认真在拍啥呢?我也跟着来一张。
太阳要下山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土耳其阶梯,捕捉最后的画面。
沿着这条小径往山上走,容易一点,但也很辛苦。
回到庄园酒店,又遇到了一场婚礼。这样的机会我们当然不会错过。
婚礼在游泳池边举行,我们只是在远处围观,不好意思打搅他们。
第十一天 ,今天要游览两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山城古镇-莫迪卡拉古萨。这个两个镇都是很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古镇,同时都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莫迪卡在整个意大利因为一个美食而闻名,那就是巧克力Cioccolato Modica。

莫迪卡

是西西里巴洛克风格建筑群的中心。这是一座古旧的山城,坐落在高山悬崖之边,不过当中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却又不会因为年代久远而失色,反而十分华丽。街道原是由干涸的河道填成的,沿着弯曲的山坡建筑,间中栽种着棕榈树。
在城外的盘山公路上,有一处看风景绝佳的位置,可以眺望整个古镇。我们的旅游大巴冒险停在这里几分钟让我们拍照留影。可能因为是中午时分,太阳太猛,照片拍的有点发白。
古镇的中心就是Duomo大教堂。
莫迪卡的Duomo大教堂通常是访问古城的第一站,也是当地人固定的约会地点,这座辉煌的教堂融合了巴洛克式风格的精华,恢弘大气。
莫迪卡是希腊时期极具影响力的城市,沿着深谷两侧拔地而起的中世纪古老建筑,仍然使莫迪卡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
我们在街道上漫步感受着它的氛围,还可以游览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莫迪卡的地标式建筑,坐落在莫迪卡下城,与上城的圣乔治大教堂遥相呼应,最早建于14世纪。它的外形与装饰令人印象深刻,而最大的特点是教堂前方有十二尊使徒雕塑。
其实,整座莫迪卡古城就像一个立体的迷宫,地形特别,巷弄颇多,建筑又相似,除非住上个把月,否则时常会迷路。
莫迪卡还是一座巧克力之城。之所以这么有名,是因为莫迪卡采用的是500多年前美洲阿兹特克人、制作巧克力的古法,由殖民者传回国内,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前往巧克力工厂,了解它的制作过程。
巧克力工厂非常小,在一条小巷子里面,如果没人领路估计比较难找到。
巧克力制作的全过程,几乎都是纯手工制作。
这里生产的巧克力采用“冷处理”的方法,避免了现代巧克力生产中最重要的“精炼”环节, 所以莫迪卡巧克力没有我们习惯的丝滑细腻的口感,它的表面凸凹不平,粗糙得能看到糖的残留颗粒,却有着现代巧克力难以匹敌的浓烈而丰富的香气。
总之,我不喜欢它的口感,而且太甜,价格也不便宜。
古城里的观光小火车鲜艳亮丽,很吸引人。
拉古萨古镇距离莫迪卡很近,约半小时车程。

拉古萨

拉古萨的上城在一个地势很高,面积很大的山坡上,它是在地震以后从头开始规划建造的新城;而原本准备放弃的老城,则在山谷的另一边,地势较低。
1693年1月11日晚上9点,西西里东南发生了7.4级的地震,造成将近6万人死亡,附近城市的建筑几乎全部被毁。从死神的阴影中走出的幸存者们在废墟上开始了重建家园的庞大工程。用了约五十年的时间,原先那些小城都纷纷恢复了元气,超过600座教堂和大量的豪宅在废墟和瓦砾中重新站了起来。
重建的城市中到处充满当时流行的巴洛克建筑风格,既秉承了巴洛克的繁复华丽充满动感的传统风格又融入了西西里奔放、怪诞、多彩的特色。
古城仿佛都熟睡了似的,满街除了我们几个团友,再没有游人,太安静了。
SAN GIUSEPPE教堂是拉古萨最华美的教堂之一。 这种把钟楼放在正面正中央而不是另建钟塔的方式,是意大利南部巴洛克建筑的常见款。
这个雕像应该有一定年份了,岁月吹走了上面的文字,只留下了淡淡的痕迹。
这是主教堂,也是把钟楼放在正立面的正上方的。
沿着花岗岩铺就的台阶,我们慢慢的爬到古城的最高处,我觉得是拉古萨最迷人的地方。
这就是古城的最高点,可以看到主教堂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大圆顶和彩色玻璃,还有周边连绵起伏的山丘。
绕着古城走一圈,见识了古城的风貌,狭长的小巷、奇特的门牌、各种巴洛克的建筑......
要离开古城了,沿着这绿道下山已是满身疲惫。
远远的从山坡对面看拉古萨,古城的全貌就在我们眼前。虽然略显破旧,但是挡不住这座巴洛克古城天生的魅力,旧也旧的那么迷人。
在夕阳的映照下,眼前的景色似乎并不真实,你难以想象自己曾经置身其中……
今天,游览结束后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西西里岛了,前往波扎洛码头搭乘渡轮前往马耳他的瓦莱塔
提到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黑手党,却不知它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宝藏。西西里拥有七项世界文化遗产,比某些国家的世遗还多,且这些世遗具有多样性:有埃特纳火山和风神群岛这样的自然遗产,也有希腊人的古墓群和神庙群,有罗马人的华丽别墅,也有将阿拉伯人与诺曼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水乳交融的建筑群.....
这些都是我去了西西里岛才对它有了初步的了解。至于黑手党倒是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全程没有听到、看到黑手党的人和事,感觉治安还可以。
在我眼里西西里岛对得起所有贴在它身上的传奇标签。

波扎洛

位于东经14°42'0"北纬36°43'0",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南海岸的拉古萨省。
2002年,波扎洛(POZZALLO)海滩被“蓝旗机制(the Bandiera Blu)”授予“海滩蓝旗”称号。如果一片海滩被授予蓝旗称号,就意味着这片海滩的海水水质、沙滩环境、安全救生设备、海水浴场以及游艇船坞等的品质绝对是最有保障的,而且这里的环境绝对是安全的。
来到波扎洛,我们的餐厅就在海边,吃饭前当然不会错过游览一下的机会。此刻太阳西下,海滩上有许多人在嬉戏玩水、日光浴。
餐厅门前的这棵多肉,我觉得很特别,像雪中盛开的花朵,有一种说不出的美......
有一节古老的城墙,默默无语屹立在海滩,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晚上七点半左右,我们来到了波扎洛港口,等待前往马耳他瓦莱塔的渡轮。
八点左右,渡轮来了。
船头的仓门打开,一辆接一辆的汽车开出来。
乘客从游轮中部的小门进出。
在马耳他的三天,我们都住在主岛的AX Seashells Resortat Suncrest酒店,它是一个海边的四星酒店。室内的设施与其他四星酒店差不多,但海景不错,看下图:

马耳他

马耳他共和国(马耳他语:Repubblika ta' Malta,英语:Republic of Malta),简称马耳他,位于南欧的共和制的一个国家,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有“地中海心脏”,“欧洲的乡村”之称“。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首都瓦莱塔(Valletta)。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新教和东正教。它可能是欧洲最小的首都了,人口约一万人。
公元前5000年,马耳他地区已经开始有大规模的人类活动。马耳他巨石庙是世界上最早运用拼接技术建成的建筑,也是欧洲最大的石器时代庙宇的遗迹之一,比埃及金字塔历史还悠久。
马耳他位于南欧,毗邻意大利 ,距意大利西西里岛南方90公里、突尼斯以东284公里、利比亚以北333公里,是欧非重要的中转站。在军事战略上,马耳他作为海军基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地中海心脏”之称。马耳他也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被誉为“欧洲后花园”。
第十二天,也就是马耳他的第一天,我们前往瓦莱塔游览
瓦莱塔(Valletta),是马耳他首都,全国最大海港,位于全国5个岛屿中最大的马耳他岛上东北端马耳他湾一个狭长半岛上,地处地中海中部。

瓦莱塔古城

瓦莱塔古城建立于公元1566年,相继由腓尼基人、希腊人 、迦太基人 、罗马 人、拜占庭 、圣约翰骑士团统治。在方圆55公顷的土地上耸立的320座纪念碑使瓦莱塔成为世界上最集中的历史文化区
它又被誉为‘绅士之城’,古迹众多,建筑多为巴拉克风格。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古城瓦莱塔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圣埃尔莫堡(Fort St Elmo)1670至1693年由圣约翰骑士团作为防御工事修建,在英殖民期间一直作为防御堡垒使用,现址是战争博物馆
在瓦莱塔我们参观上巴拉卡花园下巴拉卡花园、圣约翰大主教堂和大公宫、旧薄荷街
马耳他总理府
在未来欧洲议会所在地,正有支乐队在演奏。
下午,我们来到“静城”姆迪娜。

“静城”姆迪娜

有着‘静城’美誉的姆迪娜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城堡”,为欧洲仅存的几座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之一。
何谓“静城”,是由于姆迪娜现在只有300多个居民,加上禁止汽车进城,当地人称为 “静城”。
这里绝大部分的住所都曾经是王公贵族的城堡,价值连城、不轻易出卖。传说,圣.保罗大主教教堂前面的广场,本来有一座大房子,地震后被教堂征用,当房子被拆之后,教堂在那块地方,找到了非常巨大的宝藏,所以当地的居民再也不会轻易出卖祖上留下的遗产房子。
到马耳他旅游,古城姆迪娜基本是首选必游之地。这不仅因为它建于罗马人统治时期,历史比首都瓦莱塔还悠久,更因为它是美国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取景地之一,使各国游客趋之若鹜。
这就是姆迪娜古堡城门,也是第一季《权力的游戏》君临城的取景地之一。
城门上的拉丁文,显示1724年。目前看到的建筑大多是18世纪的巴洛克模式,但依旧保留着中世纪的格局。
古城内有许多的门楼,下面这幅是我认为最漂亮之一的。
雕像虽然古旧了些,但还是看得出他曾经的辉煌。
这个雕像中间的是圣保罗,他的左手上有条蛇,蛇从地上的火堆里钻出来。这个典故请见《圣保罗在马耳他岛被毒蛇咬》  。
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过去叫维列纳宫,始建于1726年,维列纳是当时的葡萄牙裔大团长。
古城中,还有多条蜿蜒窄小巷道,是中世纪的传统建筑风格,战争期间很容易让熟悉地形的人民躲藏起来。阿拉伯人,诺曼人和罗马人等曾经在穆迪娜生活过。
这个门锁很特别,像蜥蜴。
圣保罗主教堂
是天主教马耳他教区主教座堂。最初的教堂始建于12世纪,据说教堂的位置是公元60年圣保罗沉船后,在马耳他岛上与普布利乌斯见面的地方。所以叫圣保罗大教堂。不过那个教堂毁于1693年西西里地震。现在所见的巴洛克式教堂是1696年重建的。
在瓦莱塔取代姆迪娜做首都之前,这个教堂一直都是教区里唯一的主座教堂。定都瓦莱塔后,那里新建的圣约翰(若望)副主座教堂则与此圣保罗大教堂同为主座教堂。
这座教堂进去参观要收门票(好像是25欧元/人),所以没有进去参观。
下图为18世纪的建筑,是夏尔.弗朗索瓦的设计。当时的姆迪娜市政厅,现在是马耳他国家档案馆
姆迪娜古城面积很小,这就到山丘的顶部了。
看:这古城墙有一米多厚,且很高。
站在穆迪娜古城高处,你可以欣赏到马耳他大部分地方的美景,亦可远眺地中海,这里绝对是你鸟瞰马耳他瓦莱塔美景的好地方!
咖啡店是你休息的好去处。
没有空余的时间坐下来“叹”咖啡了,吃个雪糕润润嗓子。
其实轻松一点可以坐马车观光的,不用那么累。
走在小巷深处,耳边传来一阵阵小猫的叫声,抬头往小百叶窗看去,原来是小猫在盯着我们看,发出叫声让我们关注它。
拍个照以作个关注。
这个鲜花做装饰的地方,估计是一个咖啡店。
里面的院子还蛮大的。
这是姆迪娜的另一个出口,有一片小花海。
只是花海中看不到蜜蜂,只看到大大的苍蝇,有点恶心。这种苍蝇真大啊!
回到酒店,在自助餐厅没有什么是对胃口的食物,随意吃一点。
太阳还未西下,沿着海边散步,寻觅马耳他的美女,这是我少年时的念想。

太阳西下的瓦莱塔

海边还真是比较人多,大多以家庭为单位,烧烤的、喝啤酒的。
对我们也很友好。
这一锅食物像大杂烩,看着就没胃口,看来他们的饮食习惯与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海边都是礁石,十分的刺脚。如果你去海边游玩必须要穿鞋,最好穿拖鞋。
本来我们也想走到对面的礁石上,但看到这激流,我们望而却步了,安全第一。
太阳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变成了一张红彤彤的圆脸。橙色的天空映红了海面,真美啊!
在这绝美的景色下,来一张剪影。
啊?啊?怎么是这样颜色的呢?
岛的尽头,停放了多辆跑车,路人都来拍照留影。
几个美女在拍什么呢?
原来这里有个红色主题的Party正在进行中。盛装出席的红色来宾都是帅哥美女,我们也混进去开开眼界。
这好像是一级方程车。
我们也坐下来,欣赏落日的余晖。
从Party出来,就是马耳他水族馆。游客并不多,几个孩子在喷泉嬉戏。
一路散步回酒店,周边都是歌舞升平。
第十三天 早餐后,我们就前往大力水手村。

大力水手村

在马耳他这个岛国,有这么一个村庄:它伫立在风光秀丽的海边,有着错落有致的撞色房屋,这一座因漫画人物而诞生的大力水手村,成为当地最著名的人文景观之一。它原本的名字叫Sweethaven村,在几十年前还是个“与世隔绝”的小乡村。然而因为“大力水手”,这座小村庄一下子出了名。
1980年,好莱坞派拉蒙电影公司和迪斯尼公司根据E. C. Segar的连环画建造了这个村子它由165个工人花费7个月建成,因为马耳他没有森林,村内建设的理发店、面包房、锯木场、鱼店、邮局、鞋匠铺,甚至还有墓地等19间建筑物的材料都从荷兰等地搬运过来。
它是当年拍摄大力水手留下的村庄。
原本在拍摄结束后应该拆除水手村的,但马耳他政府在大力水手扮演者罗宾·威廉斯的建议下,选择了保留村庄,免收剧组土地使用费,并将其命名为“大力水手村”。此后,设立了由罗宾管理的旅游部门来运营,并在原有基础上做了一系列的改革,这才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力水手村。
走进村内,就遇到大力水手情景剧。
这座独特的小村隐藏在一处背山的海湾里,一小段公路从梅雷赫湾连接此地,成为村庄与外界仅有的通道。乐园建在一个泻湖里,透明多样的海水颜色漂亮极了。
我们坐上小船巡游海湾。这里的海水极其幽蓝透彻,就像加了天然滤镜。
帅气的船长。
开船时会故意向乘客炫技,开着开着就开始加速,在海浪的拍打下惊得一船游客阵阵尖叫,这时你会看见他的嘴角浮现一丝得意的微笑。
最为神奇的是:这里的礁石靠近海水的部分居然是娇艳的紫色。什么原理呢?求解。
午饭后,我们乘坐渡轮到戈佐岛,游览戈佐首府维多利亚及大城堡、蓝窗遗迹。
戈佐岛马耳他的第二大岛(次于马耳他岛)。位于地中海中。岛长14公里,宽7.2公里,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约几万。有科尼卡尔山,多峭壁。

蓝窗遗迹

蓝窗是整个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和整个马耳他的必游之处,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的美丽景象,蓝窗已于2017年3月8日在大风与巨浪中坍塌而永久消失了。
我在网络找到几张往日蓝窗的图片,见下图:
百度图片:昔日蓝窗
百度图片:昔日蓝窗
虽然礁石刺脚难行,但游客还是乐此不疲的去寻觅它的踪迹,感受它曾经的风采。
百度图片:昔日蓝窗
现在的我们只能在蓝窗遗迹处寻寻觅觅......
离开蓝窗遗迹,我们去参观吉干提亚巨石神殿。

吉干提亚巨石神殿

是戈佐岛上仅有的主要古迹,也是马耳他诸岛中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神庙。吉干提亚巨石神殿建造于沙拉高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东南部的大部分景致都可尽收眼底。
巨石殿实际上是由两个巨石庙组成的。南部的巨石庙建造的最早,建于公元前3600年。而北部的则建造于公元前2900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牢固性,神庙选择建在突出、平实的石基上。内部基石是普通的石灰岩石,外部的则是质地坚硬的珊瑚礁。石块表面还显示有灰浆的痕迹,表明整个结构建造和灰泥涂抹是在同一时期竣工。
吉干提亚巨石神殿是世界上最早的直立巨石建筑,也是戈佐历史发展长河中一座最重要的纪念碑。
进去后首先是参观吉干提亚巨石神庙小型博物馆。
展示的石雕人物,身材都是梨形的,那个年代的人真的都是那样的吗?是艺术夸张吧?
神庙周边的环境。
看:这些墙体由紧密衔接的石灰石拼成,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最早运用拼接技术建成的杰作。它比埃及最早建筑的金字塔还要早800多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最古老的独立式神殿,遗址中矗立的巨石至今保有当年的轮廓。
由于巨石硕大无比,当地居民认为这定是巨人的杰作。
马耳他号称有全世界最清澈的海,以其壮美的海洋胜景闻名于世,而其中被称为马耳他三蓝的“蓝窗”、“蓝洞”、”蓝泻湖“最为引人入胜。
“蓝窗”已成遗迹、“蓝洞”由于时间关系安排不上,”蓝泻湖“肯定要去的。

蓝泻湖

蓝泻湖在科米诺岛,其位于马耳他岛和戈佐岛之间,从马耳他岛出发,渡船在海上风驰电掣20分钟左右就抵达最美的蓝湾(蓝泻湖Blue Lagoon,也叫“水之蓝”)。前往蓝泻湖的船大小不一,基本有以下几种:
景点免收费,下海游泳也是免费的,当天艳阳高照,岛上几乎没有树木,防晒霜是必不可少的。
我觉得岸上景色很一般,只见砂石不见土,非常的荒凉。但海水如同水晶般的晶莹透澈,海底的白沙清晰可见。
蓝泻湖其实是出海口泥沙沉积使海湾与海洋分隔,形成了美不胜收的海中湖泊,这富有魅力的海中湖泊是大自然的又一力作。
来岛上休闲娱乐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地中海的阳光与海水。
等候游船的过程中,在清澈见底的海水中发现了海胆。当然了,虽然我们很喜欢吃海胆,但是都不敢抓,有刺的哦。
再见了,令人陶醉的蓝色泻湖!
晚饭后,我继续在岛上寻找马耳他美女。
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见到陌生的我们,露出了她甜美的微笑。
明天我们就要离开马耳他回国了,我还是没有寻觅到心目中的美女,有点遗憾。
第十四天 乘坐德国汉莎航空班机经法兰克福转机返回上海。
再见了马耳他!
再见了欧洲!
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中转回上海。
在机场的商店居然也有舌尖上的德国,是不是学中国的呢?
会弹钢琴的都可以在此一展身手。
第十五天 早上抵达上海,我们转机返回广州,愉快的行程圆满结束了。

本游记著作权归@萼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